姓 名:
不能為空電 話:
不能為空 格式錯誤意向課程:
咨 詢:
中音階梯藝術教育——幫助廣大考生順利打開通往理想大學之門。
我們專注只做一件事 -做專業音樂藝術教育!
古箏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樂器,現在父母從小都給孩子報各種樂器興趣班,培養孩子的天賦,當然也可以讓他們長大之后選擇藝考,比別人多一條出路。本次中音階梯小編帶大家了解下古箏的發展歷程
古箏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樂器,現在父母從小都給孩子報各種樂器興趣班,培養孩子的天賦,當然也可以讓他們長大之后選擇藝考,比別人多一條出路。本次中音階梯小編帶大家了解下古箏的發展歷程,和對“古箏藝術生考大學好考嗎”這個問題的講解。
古箏的發展歷程
古箏是一件古老的漢民族樂器,盛行于秦地,已經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。
1.“分瑟為箏”。唐代趙磷《因話錄》中記載:“箏,秦樂也,乃琴之流。古瑟五十弦,自黃帝令素女鼓瑟,帝悲不止,破之,自后瑟至二十五弦。秦人鼓瑟,兄弟爭之,又破為二。箏之名自此始。”宋代的《集韻》也支持這種觀點:“秦俗薄惡,父子有爭瑟者,人各其半,當時名為箏。”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,還有兄弟爭瑟,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。日本元祿年間宮廷樂師岡昌名所著《樂道類集》中記載有:“秦有婉無義者。以一瑟傳二女,二女爭引破,終為二器,故號箏。”
2.“兵器改良”。這種觀點認為,古箏原本是戰國時的一種兵器,后來在上面加上琴弦,撥動時發現悅耳動聽,于是發展成樂器,因此有著“箏橫為樂,立地成兵”的說法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兵器也越來越輕便,體積龐大的古箏便失去了兵器的作用,僅作為樂器的形式出現。
3.“音響命名”。后漢劉熙《釋名》箏條所說:“施弦高急,箏箏然也”,古箏的“箏”便是以音響效果命名的。
四種說法是“蒙恬造箏”。漢代應邵《風俗通》載文:“箏,謹按《禮樂記》,五弦,筑身也。今并、涼二州箏形如瑟,不知誰所改作也?;蛟幻商袼?。”由此可知,漢代以前的古箏形制應為“五弦,筑身”,但是當時“并(山西)涼(甘肅)二州箏形如瑟”,應邵不知何人所作的改革,還記下了“蒙恬所造”的傳聞,這又說明,漢代已經流傳瑟形的古箏了。唐代杜佑的《通典·樂四》記載:“箏,秦聲也。”傅玄《箏賦序》曰:“以為蒙恬所造。
本文系中音階梯網站編輯轉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
古箏藝術生考大學好考嗎相關推薦
藝考答疑 查看更多>
藝考動態 查看更多>
清華2021年為藝術特長生狠降20分,鋼琴再招6個,民樂翻倍!
2022-02-10資訊
???| 南京藝術學院附中2022年招生簡章
2022-02-10統考 | 太原理工大學2022年音樂類招生簡章
2022-02-10考試就是一場戰役,考場如戰場,每位考生都是沖鋒陷陣的戰士,而在到戰場拼搏之前,一定要做好萬全準備。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戰,正如《孫子
2022-02-10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,都會以藝考作為進入大學校門的途徑而積極準備。而報名參加培訓班進行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。那么音樂藝術生藝考
隨著綜合素質教育的推廣,文化課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高考之路了,藝術藝考也逐漸變得火熱,其中音樂藝術藝考培訓班更是遍地開花。但是,我們
隨著社會以及教育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藝術培養。然后喜歡音樂以及樂器的孩子,也是很多的。比如從小學習一些
友情提示
點擊“給您回電”后您將接聽到我們的電話。
手機號直接輸入,固話請加區號,如01088886666
該通話對您完全免費,我們 您的號碼不被泄露!